2024年8月3日,整夜大雨后的北京終于放晴,一場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。這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朱銳的遺體送別儀式。8月1日,癌癥晚期的朱銳在北京市海淀醫(yī)院逝世,享年56歲。
朱銳本不想在去世后舉辦葬禮或任何追思儀式,他想用生態(tài)堆肥的方式,“化作春泥更護花”。考慮到家中長輩的意愿,他最終同意了傳統(tǒng)喪葬儀式,火化后將骨灰葬至老家安徽懷寧。
在走到死亡的路口前,這位哲學教授早有表態(tài)?!叭绻夷奶斓乖谡n堂上,大家不要為我悲傷。因為哲學家,是不恐懼死亡的?!?024年3月,朱銳在課堂上公開自己正處于癌癥晚期,前兩周缺課是因為身體原因,在場的學生把他的這段話發(fā)到網(wǎng)上,引發(fā)廣泛關注。
當時朱銳還在接受化療,每次上課前都要服用大量止痛片。這學期他正在開設的是一門名為《藝術與人腦》的哲學課,座無虛席,有的學生從隔壁教室搬來椅子,有的學生直接席地而坐。有次課堂上,朱銳接到醫(yī)生電話,他平靜地回答:“你現(xiàn)在正打擾我上課呢?!?/p>
學期尚未結束,朱銳告訴學生們,自己的化療停止了,并不是因為病治好了,而是化療沒用,“這樣,就能為學生們上每一節(jié)課了?!彼闹獭⒄軐W院博士生趙海若回憶,早在上個學期《西方哲學原典》的課堂上,朱老師就帶大家從電影片段和古希臘悲劇中思考“恐懼”和“死亡”。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,不再恐懼,是因為理智的光輝,而不是所謂的“更加大膽”。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:“哲學就是練習死亡?!本毩曀劳龅哪康氖菓?zhàn)勝非理性的恐懼,到最后,唯一應該恐懼的是恐懼本身。
“哲學家是不懼怕死亡的?!边@句話成為朱銳生命最后的一個注腳,“只要是倒在我自己選擇的路上,那就是自由的。”
作為病人的尊嚴
頂著爆炸頭,戴副圓眼鏡,打扮考究,這是許多人大學生對朱銳的初印象。
朱銳曾在美國的大學執(zhí)教超過20年,2018年回國,先在深圳大學就職,后被聘至人大哲學院,任“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”的首席專家,并開展教學。
學生胡可欣記得朱銳作為一名“病人”的變化。最早“爆炸頭”的朱銳讓她感覺有點像瘋狂的科學家。后來,朱銳一直戴著帽子和手套,哪怕到了夏天也不愿意摘下。那時候,朱銳已經(jīng)開始化療,他小心遮住剃發(fā)和輸液的痕跡。
有段時間朱銳的治療效果不錯,他開心地摘下帽子對同學們說:“你們看,我的頭發(fā)已經(jīng)長出來很多了。”
不久,有一次課后可欣有問題想找朱銳交流。朱銳停下腳步,臉上掛著慣常的笑容,語氣平靜,“我們下次再說吧,我現(xiàn)在渾身太疼了,需要早點回去?!?/p>
這樣的回答讓可欣覺得難受,“你不知道他此時此刻正在承受著什么,但他表現(xiàn)給你的永遠都是那樣輕松自然的狀態(tài)?!?/p>
關于自己的病情,朱銳最初也沒有告訴學校,同事們只約略知道他生病了。朱銳沒有申請減輕教學任務,反而額外給本科生開了一門課程,這本不在他的“工作內(nèi)容”之列。
人大哲學院院長臧峰宇曾在探討哲學研究的意義時寫下這樣的思考:“什么是我們在生命中不可失去的,我們執(zhí)著地相信的東西是否真實,我們所經(jīng)歷的生活是否如同一場夢境,善惡的選擇與命運有何關系,如果生命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,我們應當怎樣度過?!?/p>
那時,朱銳病重的事情已經(jīng)“瞞”不住了。臧峰宇寫上文時,讀到朱銳在微信朋友圈表達的感想:“學哲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之一,就是我不再恐懼死亡”,“哲學告訴我們,唯一應該恐懼的是恐懼本身?!?/p>
每次見到朱銳,臧峰宇都被他的達觀和熱情所感染。在對朱銳深表感佩的同時,臧峰宇深感思想可以通達生命的本質(zhì)。哲學讓人在向死而生的途中超越自我,因而學哲學就是練習死亡,這是來自生命深處的豁達,深切表明哲學家對這個世界的深愛和勇氣,而未經(jīng)審視的生活終究是不值得過的。臧峰宇知道,朱銳希望把時光奉獻給學生,更多地傳遞哲學的思想力量,“朱老師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哲學學者面對生命現(xiàn)實時所具有的勇氣,也讓我們看到了努力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情懷?!?/p>
2024年3月,學生把朱銳在課堂公開病情的事發(fā)到網(wǎng)上后,同事、同行、記者以及慕名前來旁聽的人瞬間涌入朱銳的生活,其中大部分探視或采訪朱銳都拒絕了。他提出要繼續(xù)上課,哪怕身體撐不住,也要用視頻在線上講課。
很長一段時間,整個師門沒有人知道朱銳住在哪間病房。“我給他發(fā)一堆消息,他會一條一條回復我學術上的疑問,卻總是跳過問他身體狀況的那一條?!笨尚乐两裼浀弥熹J談論起病情時的平靜甚至幽默,當時他已經(jīng)被診斷出直腸癌晚期,要經(jīng)過幾期化療,醫(yī)生說五年內(nèi)的生存率大約在10%?!八浅C鞔_地告訴我們,他覺得自己可以扛過去。他并不害怕,也希望我們不要害怕。他說做哲學的人是不害怕這些東西的。”
很盡興的生命姿態(tài)
人大哲學院2020級學生楊暄婷剛上大學的第一節(jié)課就是聽朱銳的講座,她對朱銳的第一印象是:特別有熱情、知識面豐富、講課生動,完全沒意識到他已經(jīng)五十多歲,這也是朱銳給學生們留下的普遍印象。大三時,本來應該是朱銳上的一門專業(yè)核心課,卻因為“老師生病”換了另外一個老師來上。當時他們并不知道老師的病是癌癥。
直到后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帖子和報道,楊暄婷才知道朱老師病情的嚴重程度。她當時非常震驚,印象中朱老師一直有無限熱情,平時喜歡登山這樣的戶外運動,根本沒想到這樣的事情會發(fā)生在他身上。
再見到朱老師就是畢業(yè)典禮致辭的視頻,聽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,楊暄婷突然掉下眼淚,感受到一種最后的告別。讓她感動的是,朱老師直到生命最后的日子,還在保持著對學生思考的指引、對社會問題的關切。她下意識拿出手機開始錄視頻。她感覺到以后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記錄與他有關的記憶,于是舉著手機把大屏幕上朱銳的致辭全部錄了下來。
那是2024年6月23日,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畢業(yè)典禮,視頻畫面中的朱銳頭發(fā)稀疏,面容消瘦,兩頰凹陷,肩膀與胳膊已然瘦到脫相。朱銳留給同學們的最后一課是關于“內(nèi)卷與躺平”的思考,他在視頻中引用法國社會學家勒內(nèi)·基拉爾的思想,“基拉爾設想過這樣一個場景,小男孩走進他的玩具室,盡管滿屋子都是玩具,但是他不知道該選哪個,無聊之中,他隨便拿起一個車,在正要放棄這個車去拿另外一個玩具的時候,他的妹妹走進來了,他的妹妹看見哥哥手中的車,就向他索要,但哥哥不愿意給妹妹,于是兩個人就直接發(fā)生口角甚至沖突。這就是基拉爾設想的一個簡單場景。”
“在基拉爾看來,這里面所包含的道理,實際上是一種成人和兒童共有的欲望機制,也就是說,我們大部分的欲望,是靠社會模仿產(chǎn)生的,小男孩他本來不希望要這個車,但是因為他妹妹要這個車,所以他也要這個車,女孩也是如此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不知道我們想要什么、當欲望跟事物的價值出現(xiàn)脫鉤、脫節(jié)的情形時,一個很隨意的外在機制,就可以導致這種欲望的沖突,甚至引發(fā)戰(zhàn)爭。”
朱銳提出,我們所謂的內(nèi)卷是不是屬于模仿欲望下的一種情形?他覺得,“我們之所以內(nèi)卷,并不一定是因為我們?nèi)硕?,也不一定是因為資源少,而恰恰是因為我們的欲望被外在的機制單一化,于是我們就像那個男孩或者女孩一樣,為一個東西進行無謂的爭斗。相反,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把自己的欲望與事物的真正價值相連接,也許我們就可以自然地實現(xiàn)欲望的多元化。而當一個社會的欲望實現(xiàn)多元化的時候,所謂資源的稀缺,也應該會被相對緩解,而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也應該會被相對降低。所以并不是說在內(nèi)卷之外只有低欲望或者無欲望,而恰恰在于,我們通過對欲望的培養(yǎng)發(fā)展以及對欲望機制的自主性的改造,可能可以進入一個高欲望但是低內(nèi)耗的大同社會。”
他在最后送給學生們的祝愿簡單樸素,絕非社會價值排序中的“成功學”——“希望大家,無論你以后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哪里,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,是在中心還是在邊緣,是高還是低,是大還是小,是摶扶搖直上九萬里,先圖南,后適南冥;還是振飛不過數(shù)仞而落地,翱翔蓬蒿之間,盡顯‘彼且奚適也’的風流或怡然自得,你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,并且憑借你的善良、智慧和‘人大人’該有的堅韌不拔,使那片天空因為你而燦爛,因為你而閃爍。”
楊暄婷告訴《南方人物周刊》,她能感受到,對朱老師而言,死亡本身不是特別悲傷的事,他在一生中做了自己熱愛的事,收獲了自己的精神世界,對學生、大眾有更多啟發(fā),對他而言也許就夠了,是“很盡興的生命姿態(tài)”。在她眼里,能夠在這樣一個時代叫出“哲學家”本身是特別不容易的事情。要有自己獨到的哲學見解、有獲得認可的哲學理論,或者說擁有一種哲學家的精神狀態(tài),才能用“哲學家”三個字去形容從事哲學學術研究的人,朱老師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東西,讓他無愧于“哲學家”的身份。
卑鄙比死亡跑得快
生命的最后幾年,朱銳一個人在北京租房住。學生路文最初疑惑,朱老師從待了那么久的美國回國,先在深圳,又來到北京,一直“無房無車”,也沒有妻兒陪伴身邊,為什么?圖什么?
朱銳愛爬山,并且愛一個人爬山,他常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驚險遭遇,或是隨手拍下的壯闊景色。路文還記得他曾分享給自己雪中的八達嶺古長城,宛如點彩般的雪景被框在古老的石砌箭洞中,寂寥而壯闊?!爸炖蠋煿律硪蝗嗽谶@蒼茫大地間時,又會在想些什么呢?”
路文在文章中回憶,“他(朱銳)又時常讓我摸不著頭腦,頗似隱修士般的生活,超高的工作強度,從未抱怨甚至享受其中的生活態(tài)度,還有孤身一人在蒼茫深山中攀登,這些都令我感到困惑。朱老師到底是怎樣的人,能同時兼有如此多不可思議之處?”
謎底在朱銳的追悼會前解開。路文遇見了朱老師在美國的學生何嘉明。路文從他那里得知,朱老師斷然結束了在美國有房有車的安穩(wěn)生活,處理掉了固定資產(chǎn),只帶著自己的激情與求知之心,回到了國內(nèi)教書。朱銳原本的計劃是在中國教幾年書,之后就去日本,再教幾年,也許再前往下一個地方。
“人到中年,別人面臨的是危機,但他卻選擇了‘危機’,選擇了自由與闖蕩。”路文開始理解,朱老師也許一生都在踐行他所說的保持真誠,說他所做,做他所說。
路文記得朱銳在一次課上對大家說:我不看重錢財,我在北京沒有房子,也沒有車,這些對我都不重要。朱銳還在好多次課上提到很喜歡的一句名言:卑鄙比死亡跑得快。他說這句話時刻提醒他,在生命危機時——也包括任何時候,都要保持高尚,不要讓卑鄙跑過死亡。
在身患絕癥、經(jīng)濟最困難的時候,朱銳曾把收到的捐款全部轉(zhuǎn)贈予隔壁病床的病友,因為他得知對方全部需要自費醫(yī)療。在平時,朱銳似乎從不關心自己掙了多少錢,直到治療后期開銷過大資金困難時,他才委婉地問相對熟悉的教務老師自己的工資情況。
不少學生都記得,之前有一周為了能到場上課,朱銳差點跟醫(yī)院簽了“后果自負”的“生死狀”,課堂上的朱銳手腕還掛著醫(yī)院的手環(huán),但他在課后笑著說:“我非常高興今天堅持從醫(yī)院出來了,與你們討論對我意義很大?!?/p>
對朱銳而言,哲學不僅是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思辨,更是一種身體力行的生活方式。在學習哲學之上,實踐哲學是更高的境界。這種實踐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他的學生。
學生李紫馨向《南方人物周刊》回憶,她是在社交媒體看到“哲學家是不懼怕死亡的”帖子后,去旁聽了朱銳七八節(jié)課,最初她只是想一睹這樣一位老師究竟是怎樣的。到了課堂,朱銳上課時眼里的光、學生們聽課時眼里的光,讓她覺得看到了真正的課堂的樣子,“不在乎所謂的學分和出勤,而是每個人對知識的渴望、對思想碰撞的期待匯成的一個有活力的課堂。”
與朱銳接觸更久的學生、同時是朱銳助教的趙海若曾回憶,朱老師對自己更多的影響都藏在生活小事中了。朱銳去世后,趙海若在紀念文章《我想,朱老師只是睡著了》中寫道,“老師談到恐懼時說,其實很多恐懼都是被構建的,特別是被現(xiàn)代文明構建的,而我們的感受,是以恐懼作為前提的。有多少恐懼是我自己的恐懼呢?我的感官被恐懼封鎖,不再恐懼不屬于自身恐懼范圍內(nèi)的東西,釋放感受,也就釋放了身體?!?/p>
她一邊聽,一邊想到了自己有多么害怕坐過山車,害怕失重感。這種害怕鎖住了身體應該延伸出去的感受。后來一次去游樂園,她下定決心釋放,過山車啟動的那一剎那,她感受到了感受本身。
朱銳還提到了人們對屎尿屁的恐懼。抽水馬桶、垃圾處理,現(xiàn)代人與這些引起感官“不適”的東西越隔越遠,忘了大便融進土壤、變成糧食作物肥沃的養(yǎng)料,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。后來的她看到大便的形狀、聞到排泄物的氣味,減去了許多厭惡情緒。
2021年,趙海若第一次聽朱銳上課。那時她性格還比較“鋒芒畢露”,習慣攻擊性比較強地輸出自己的想法。那年暑假,還因為跟親戚爭論問題吵了起來,弄得非常難堪,心中這道坎一直過不去。
那天上課,朱銳(像他之后一直在做的那樣)頻頻點名同學起來交流問題,發(fā)現(xiàn)反應不是很熱烈之后,笑著說了這樣一番話:“你們或許在想,為什么我一直點你們說話,包括鼓勵你們多做陳述。我其實是有私心的。我想聽你們多說一點。如果我一直在說話,其實我是很吃虧的,因為我占據(jù)了你們說話的時間,你們就沒機會說話了,我也沒機會從你們身上學到東西了?!?/p>
趙海若突然對暑假的事情釋懷了。她想,如果之后又出現(xiàn)跟人爭論的情況,如果不是需要表達自我的場合,也許耐心聽聽不同觀點和這些觀點背后的原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在這個過程中,自己可以從對方那學到東西。
請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
胡可欣和朱銳都是詩歌愛好者。剛?cè)雽W人大時,她和一些詩友們籌劃著,在人大成立一個新詩的社團,取名為“實影詩社”。剛建立時,她找到朱銳,希望老師能給一句寄語。朱銳在寄語中加入了恩培多克勒的詩句:
在如波光的火焰中消失的影子
也曾經(jīng)是男孩,女孩,灌木叢,和躍出海面的沉默的魚
后來可欣知道,這是朱銳自己翻譯的希臘古詩。
朱銳過世后,姐姐朱素梅撰文《朱銳在小三子時代》記錄與他的點滴往事,開頭也放了這首詩。家里三個孩子,朱素梅排行老二,比哥哥小3歲,比弟弟朱銳大3歲,大家稱呼朱銳為“小三子”,小三子是老家安徽的稱法,是對家里最小的孩子的寵稱。
在朱素梅的記憶中,上學時朱銳是真的沒用心,基本上就是掛一個學籍,小學時幾乎沒進過教室,初中了依然坐不住,坐得最長就一刻鐘,然后開始找各種理由跟老師請假,離開教室到外面玩。朱銳調(diào)侃自己是學渣,朱素梅覺得,大約他天性就反感那種灌輸式教育,而更愿意自學。
朱素梅回憶,朱銳從小就有自己的閱讀興趣。逢年過節(jié),父母的朋友問朱銳要什么禮物時,他都是要小人書。所以,他還沒上學時就有好幾紙箱的小人書。
那時候可讀的書少,學校沒辦法拴住朱銳這個野小子,等到上了大學,有了圖書館,朱銳那野牛般的心才會收拾起來,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?!澳枪嗄緟仓衼y闖的鳥,才會收斂起翅膀,變成沉潛的魚,而那魚或許偶爾躍出海面,換一口氣,朝著陸地微笑,然后再一個猛子扎進海里,扎進波濤之下,去享受那深藍的陶醉……”
在文末,朱素梅用一首詩作結:
請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
我不在那里
我沒有歇息
我是萬千吹拂的微風
是鉆石般晶瑩閃爍的雪片
我是灑在金穗上的陽光
是溫柔綿綿的秋雨
當你從靜謐早晨中醒回
我是悄然振翼盤旋的輕鳥
我是夜空閃亮的星辰
請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
我不在那里
我沒有消失
這是朱銳翻譯的另一首詩,朱素梅把它放在尾聲,“然而它不是結束,而是邀請,是打開那神秘居所的密碼,那里,是哲學的天空花園?!?/p>
趙海若記得與朱銳最后一次見面是在病房。老師躺在床上,眼睛依然炯炯有神,嘴角帶著笑容,囑咐前來看望的學生們,要善良,要勇敢,如果決定了要做一件事,要堅持,要當仁不讓,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點,要關心他人,為社會做貢獻。
當時趙海若沒忍住,一直在掉眼淚,她在背后和師妹握緊了手,勉強給彼此一些支撐。
在2024年8月3日的追悼會上,趙海若卻比自己預想中平靜很多,“老師就像要睡一個很長的覺,閉著眼睛安靜地躺著。”送別儀式結束后,她和幾位同門一起去了朱銳最后一次請同學們聚餐的餐廳吃飯,一切仿佛沒有改變,她對師妹說,“他(朱銳)似乎還在我們身邊,這也許是因為,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時刻,他已經(jīng)深深地影響了我們,變成了我們的一部分。”